一切有問必答?
《哈利波特》裡石內卜教授在魔藥學課堂上提及一種神奇的魔藥—「吐真劑」,無色無味,只要三滴,就能讓你透露出內心深處的秘密,這麼神奇的藥劑,它是真的存在於現實中的嗎? 2014年的韓劇《沒關係,是愛情啊》也曾提到過一種神奇的藥劑「阿米妥」 (異戊巴比妥),劇中稱注射阿米妥後,人就會無法撒謊,只能說真話。這一說法頓時在網上引起熱議。 告訴你~現實中還真的有吐真劑這種東西,它是二十世紀初由美國婦產科醫生接生時偶然發現的,在使用東莨菪鹼作為麻醉劑的情況下,患者竟然能在無意識狀態下準確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。這也是「吐真劑」這個詞彙第一次出現在大眾眼中。 而這數十年內也不斷有藥物被認為擁有吐真效果,而這些藥物們主要分為三大類: 第一類是M膽鹼受體阻斷藥物,主要代表為一開始提到的東莨菪鹼。 第二類是巴比妥類藥物,包含阿米妥、硫噴妥鈉和戊巴比妥。 第三類是苯二氮䓬類藥物,咪達唑侖、氟硝西泮、替馬西泮都屬這一類型。 而這三種類的藥物都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它們都能抑制中樞神經的活性,從而使人平靜鎮定下來。 那為什麼這樣的效果會跟吐真掛上關係呢? 那是因為說謊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行為。在說出謊言前,你的大腦必須要先經過加工反應,而其中不只加工過程不同,所涉及的大腦區塊也不同。說實話只需要回憶事實就行了,而說謊則必須虛構出不存在的故事情節,是不是相對燒腦了許多呢? 在大致了解了大腦說謊的機制後,再去回想前面提到能夠產生平靜鎮定的幾種藥物,理論上我們是可以通過使用這些藥物,人為的抑制大腦皮層中的「說謊腦區」,創造出平靜祥和的假象,或許就能騙過大腦,達到「吐真」的目的,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。 但真的有這麼簡單嗎? 大腦作為人體最為複雜的器官,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,我們對它的了解實在是太少太少,前面提到的也只是理論上的一種假說,缺乏站得住腳的確切證據,不能當作結論來看待。而世界上大多數的法院也都裁定,凡使用吐真劑獲得的口供,法院不予受理。 到這裡我們可以下個小結論:電視小說裡常看到的「吐真劑」,最多只是能暫時麻痺大腦、降低人主動說謊的能力,並不保證一定能讓人說真話。有問必答的吐真劑是不存在的呀~